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品牌建构的符号之一,具有显著的跨文化传播效果与品牌营销传播效果,其在国内外品牌传播中的运用日益受到重视。研究发现,95后上海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高认同度、较高认知度;95后上海大学生对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/品牌抱有明显的支持态度;95后上海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越正面,其对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/品牌的购买意愿越正面;不同的文化形式偏好影响95后上海大学生对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/品牌的态度及购买意愿;产品/品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度、传达的价值观及涉及的文化形式,是95后大学生一致公认的三大最重要的品牌态度影响因素。......
春节作为在这个地球上一年一度最大的人类迁徙运动,包涵的是中国人对于“年”的深刻含义:家乡,亲情,回归与温暖。......
《北洋画报》于1926年7月7日在天津创刊,1937年7月29日因抗战爆发而终刊,共出版1587期,是民国时期北方持续时间最长、出版期数最多的综合性独立画报,堪称北派摄影画报的代表,与上海《良友》构成现代画报的南北双峰。近现代中国画报历经石印、铜版照相和影写凹版三个时期,《北洋画报》为“铜版时代”之佼佼者。......
很多中华老字号在传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,兼容并蓄时代特征的积极文化元素,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品牌文化。在经济全球化,文化多元化的时代,老字号要走向国际舞台,最重要的法宝就是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,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兼容并蓄。这为我们对外推介中华老字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,无论采用何种方法,保留老字号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根本。其次,对外交流,走向国际,宣传中华老字号品牌,还必须注重宣传的传播效果,也就是说,中华老字号的国际化,不能仅限于品牌名的英语翻译,更多的还要做好中华老字号的品牌内涵的深入推介,注重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播。......
周阅读排行
2017年底,央视原创文博探索类节目《国家宝藏》引起火热反响。“纪录片+ 综艺”模式、“剧场演绎+ 专家点评+匠人展示”的叙事模式,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。《国家宝藏》的创新实践证明,文博探索类节目可以通过节目类型的综艺化、娱乐化创新以及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内容重构,进而实现文化表达和大众传播功能。
高铁传播,兼具“交通节点”和“城市场所”双重属性。基于这样的认知,高铁传播应以创意者的思考,对客户产品的认知,对受众群体的把握,以及技术上的细节实现,从传播形态和媒体创新的角度,对传播深耕细作,创新高铁传播媒体的形态和价值。
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品牌建构的符号之一,具有显著的跨文化传播效果与品牌营销传播效果,其在国内外品牌传播中的运用日益受到重视。研究发现,95后上海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高认同度、较高认知度;95后上海大学生对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/品牌抱有明显的支持态度;95后上海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越正面,其对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/品牌的购买意愿越正面;不同的文化形式偏好影响95后上海大学生对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/品牌的态度及购买意愿;产品/品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度、传达的价值观及涉及的文化形式,是95后大学生一致公认的三大最重要的品牌态度影响因素。
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各省市十年间广告产业发展的区位商、集中系数等指数的分析,得出我国广告产业具有地区发展非常不均衡,产业发展梯度差异大;极少数地区广告产业的发展远超全国平均水平,但是绝大多数地区的发展都处在较低的水平。各省市的广告产业专业化普遍发展,呈现地区差异明显,聚集状态明显的特征。